如今,在湖南省新寧縣的鄉鎮山村、工廠企業、各類專業合作社,活躍著一批能經營、懂農業、會技術、愛農村的返鄉“農創客”,他們積極參與到鄉村建設的具體工作中,并以飽滿的熱情、十足的干勁主動擔當,已成為農村致富的“領頭雁”,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據不完全統計,至2021年12月中旬,新寧縣統戰、工商聯組織動員262家民營企業,通過產業帶動、消費、就業幫扶等形式,精準結對幫扶262個村,助力鄉村振興。
在該縣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涌現出了一批建企業、興產業的鮮活典型。而這些典型的背后,都有著不一樣的的故事,他們年齡不同,身份不同,職位不同,但是他們都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正是有了他們執著的付出與努力,鄉村才一點一點變得更美好!
用“心”關懷
全力扶持民營經濟茁壯成長
今年7月,全國工商聯、省工商聯相繼先后召開了“萬企興萬村”行動啟動大會后,新寧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迅速部署了“萬企興萬村”工作,組織引導民營企業及民營經濟人士全面參與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
12月14日,在清江橋鄉赤木村黃土塘博落回藥材基地,只見10余個員工在除雜草,給博落回施肥,基地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新寧縣永鑫藥材開發有限公司座落于此,公司創建于2011年,主要從事博落回、香薷草等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和產品研發。是湖南省中藥材產業協會理事單位,縣規模工業企業,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
該公司按照“企業+基地+農戶”經營方向,采取了“建示范基地,帶周邊村民、聯藥企藥商、推訂單種植”的模式大力推廣博落回、香薷草、甜茶、枳殼等道地中藥材種植,現已推廣建成中藥材種植12600多畝,其中:博落回10000余畝,香薷草2000余畝。博落回種植覆蓋全縣16個鄉鎮115個村,發展重點村32個,建成示范種植基地3處。年產博落回果莢1300噸、葉片800噸,年產值2900萬元。占到全省種植總量的80%。
博落回人工播種一年可連續收獲五年,畝產果莢0.15-0.18噸,葉片0.2-0.25噸,畝產值可達2800-3500元。新寧博落回獲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認定。博落回提取物是首個飼用抗生素已開發“美佑壯”等產品60多個,遠銷歐盟、南北美州、東南亞等45個國家,受到市場追捧。
“我的公司能壯大發展離不開縣委、縣政府及各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他們經常來我們企業走訪,解決我們的實際困難!庇丽嗡幉拈_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美云高興地對我們說。
為了解決企業困難和訴求,統戰系統干部定期深入企業和商會進行走訪、座談、調研,并開展“進企業、進商會、進部門,聽訴求、聽建議、聽諍言,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活動。與縣直相關單位和鄉鎮“會診”企業難題,積極解決工業園用水難、企業公共交通資源缺乏、企業用地難、企業貸款難、行政審批難等問題,促進了非公經濟的健康發展。
工商聯發揮商會優勢,搭建服務平臺,拓寬服務領域,助推非公經濟快速健康發展。通過座談會形式,暢通非公人士與縣委、政府及職能部門的溝通渠道。組織了多次全縣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邀請規模以上非公企業的經濟代表人士和市場監督管理局、發改局、商務局等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參會。為縣域經濟發展、企業發展環境等方面提出86條意見和建議,增進縣委、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與企業的溝通與了解,為深化新寧縣非公經濟改革、發展縣域經濟提供重要的參考建議。同時,組織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參加“湖南省創新創業先進典型巡回報告會”,鮮活的創業事跡鼓勵非公人士轉變觀念,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創業步伐。
近年來,滿師傅食品、崀山果業、湘商產業園等等一大批非公企業相續開花結果,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取得了非凡成就。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加速器”,活躍市場的“興奮劑”,擴大就業的“主渠道”,增加收入的“活源泉”。助推全縣經濟發展,為全面實現現代化新新寧添磚加瓦。
用“力”服務
獻策幫扶鄉村振興面貌一新
這里,村莊清新整潔、民居錯落有致;這里,生態自然野趣、景致原生原味;這里,臍橙產業興旺,文旅完美融合;這里,民風淳樸向善、生活悠閑愜意。
這里就是全球華臍第一村——新寧縣金石鎮月漢村!霸娗楫嬕狻钡脑聺h村,是該縣圍繞“百里臍橙連崀山”高質高效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又一個縮影。村美、業興、民富的月漢村已經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同時也成為了新寧又一張鄉村旅游名片。
徐小龍是月漢村人,他不僅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還是龍豐果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縣青年創業就業協會會長、湖南省2018年度最美扶貧人,累計帶動4個鄉鎮2554戶9620余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大家吃臍橙飯、讀臍橙書、住臍橙房,臍橙成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搖錢果。
2005年,在外打拼多年的他毅然回鄉創業,創立了現在的公司,專門從事臍橙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帶動家鄉的臍橙產業發展,臍橙銷往了沈陽、北京、廣州、杭州等城市,客戶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購買當地臍橙。
徐小龍并不滿足于自己的成就與收獲,以一人帶千人萬人,對種植戶免費進行技術培訓,還免費為沒有倉儲條件的貧困農戶提供倉儲,免費提供電商、微商交易平臺,并以高于市場價格收購種植戶的臍橙。
“住在農村舒服,空氣比城里好,咱們村現在成了鄉村振興示范村,現在要我去城里我還不愿意呢!”月漢村8組村民劉強說起家鄉的變化眉飛色舞。他說:“徐小龍帶著我們靠種臍橙致富,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日子過得有奔頭!感謝共產黨和政府!”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該縣培育各類人才,建立村企人才互聘、互學、互培機制,投入資金和平臺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發現、發掘能工巧匠、扶持培養有潛力的村民成為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將農民培養成善經營的“農創客”“領頭雁”、懂技術的“土專家”“田秀才”。像龍豐果業有限公司創建“月漢村”臍橙品牌,每年免費舉辦種植技術培訓班,邀請了中國柑橘研究所老師授課,組建了月漢村臍橙修枝隊、植保隊。組織100個合作社社員到南寧產業直播園參觀學習,并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抖音直播培訓。
新寧縣委書記鄧濤在縣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要著力抓好新時期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統戰工作,加強政企溝通,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成“自己人”,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近年來,在推動非公經濟轉型發展、實現新跨越的征途中,該縣各級工商聯組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不斷加強自身組織建設的基礎上,大力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帶領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開拓創新,充分激活全縣非公經濟“因子”活力,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用“情”搭橋
鼓勵返鄉創業引導能人回歸
培育特色產業,鞏固助力鄉村振興的著力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該縣統戰部門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引導能人回鄉,服務企業興鄉,培育鄉村振興經濟基礎。
“肖總是個好人,回村這幾年把在外掙的錢大都用在了鄉村振興上,現路修好了,還帶動鄉親們增收,村田村大變樣了!”該村村民如是說。
村民口口相傳的好人肖總名叫肖劍鋒,新寧縣回龍寺鎮村田村人,裕鋒高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2018年,肖劍鋒被評為邵陽市最美扶貧人物、助人為樂“湖南好人”。2019年9月,他獲評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
2016年,肖劍鋒注冊成立新寧縣裕鋒高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租賃村里1000多畝荒山荒地,計劃建成一個大型生態產業基地。肖劍鋒帶領村民墾荒植樹種果,已種植油茶林1200畝、臍橙50畝,栽植紅豆杉、金絲楠木1萬多株,開墾良田100多畝,農場規模在周邊首屈一指。
多年來,肖劍鋒秉著善良之心,做著大愛之事。他慷慨救濟他人,積極參加公益事業;他毅然回鄉創業,帶領鄉親脫貧增收。鄉親們說:“肖劍鋒不是新寧很有錢的大老板,卻是最有愛心的企業家!
肖劍鋒只是新寧能人回鄉創業中的其中一人。該縣依托異地商會、同鄉會(協會)等平臺,多途徑、多渠道廣泛搜集在外成功人士信息,廣泛開展聯絡聯誼,捕捉回歸信息,每逢重大節慶日邀請他們回鄉參觀考察,舉辦投資推介會、項目洽談會等,積極為“企業回遷、資金回流、人才回鄉、鄉情回歸”牽線搭橋,大力推進回歸招商、商會招商、以商招商,深入開展回歸企業走訪調研活動,為優化回歸創業環境、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出謀獻策。
該縣切實把握“萬企興萬村”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的工作著力點,突出黨建引領這個政治保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把村級黨組織建強,把會抓產業、抓發展的能人選進班子。該縣現有32名民營企業主擔任村支部書記,新寧縣家家福超市董事長、安山鄉商會會長唐葉明任露石村黨支部書記,湖南省易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李秀鋒擔任灘底村書記,新寧縣順杰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戴順友任崀山村支部書記。同時,通過聯合黨建,增強共建企業黨員的凝聚力,實現共贏。
新寧縣委副書記、統戰部長謝小軍說,民營經濟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用心用情用力服務民營企業,想方設法為民營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火種”。新寧縣積極筑巢引鳳,搭建創新創業的平臺,服務優秀創業能人回鄉,發展致富主導產業,同時也為鄉村振興積累了人才為鄉村振興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