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順則氣象新,機制活則滿盤活。2021年,郴州經開區以創建千億園區為目標,聚力管理體制優化,激發園區自身活力,加快推進“五好園區”建設,在打造“三個高地”,擔當“四新”使命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以創新管理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優化園區管理機構,提升運轉效率
機構優,園區活。合理設置園區管理機構,是提升園區運轉效率的關鍵。郴州經開區主動爭取權限賦權,精簡機構高效辦事,充分激發釋放園區發展活力,精準服務“三高四新”“一極六區”戰略。
積極承接市級管理權限賦權,進一步增強園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市場監管分局職能職權。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新增賦權27項、市場監管分局新增賦權11項,基本實現“園區事園區辦”。
整合郴州石蓋塘工業區管理辦公室,人員合并至區綜合服務中心,進一步加強對石蓋塘片區的管理,強化對石蓋塘片區項目、企業的服務效率與幫扶力度。
優化園區內部組織架構,實行扁平化管理,推行大部制,強化園區經濟功能定位。依據省、市編辦清理規定開發區管理機構文件,結合園區改革方案,梳理有關職責分工,設置辦公室、組織工作局、經濟合作局、產業發展局、開發建設局、財政局和綜合服務中心七大部門,整合歸口相關職責。通過大部制設置,減少管理層級,精準明確崗位職責,優化工作分工,強調部門間協調合作,進一步提升園區運轉效率,內設部門對口市直部門工作更加的明確,經濟部門人員及履職能力進一步加強。
創新園區管理模式,推動平臺公司轉型
隨著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深化,新經濟形勢對園區平臺企業固有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園區平臺企業的創新與轉型也迫在眉睫。為應對新時代的新要求,讓企業獲得更長足的發展,郴州經開區著力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全力支持推動平臺公司轉型發展。
進一步理順與北湖區“區區合一”運行機制,全面剝離社會事務,全力聚焦經濟管理、投資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等核心工作。
完善平臺公司運管分離模式,加快政企分開,推行“小管委會+強開發公司”園區運營模式。對平臺公司的監管、考核由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完善福城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通過公開競聘、雙向選擇等活動,建立能上能下、公開公平、優勝劣汰的競爭激勵機制。進一步厘清行政和經營權責,明確監管事項和報告流程的同時理順經費審批、合同審批、工程經費審批等流程。建立平臺公司前置工作機制,組建公司招商小分隊與招商局聯合辦公,設置土地、建設、國土等報建專崗,為平臺公司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創造條件,激發公司發展內生動力。
加快平臺市場化轉型。加快平臺公司盤活資產資源,做實做強做優公司資產及現金流,推動平臺公司開展混合制改革,完善公司建筑開發、房產開發、創業投資、金融服務、特許經營等資質,建立專業化運營子公司,提升公司市場化運營能力。承接園區運營、開發建設和投融資等功能,拓展招商、資產運營、企業孵化、企業服務等業務,實現各項市場化運作功能逐步到位。整合郴州市元貞創業服務有限公司,定位為園區經營管理服務平臺,專門從事園區資產運營、孵化服務。承接園區就業創業服務、科普宣傳、雙創大賽等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推動平臺公司市場化運作。
加強市場化運作,提升園區發展水平
郴州經開區緊緊抓住郴州打造“一極六區”重要戰略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加強招商引資市場化運作,充分利用資源、政策、區位等優勢,整合調動各種招商引資的資源和力量,以引進大項目和有助于形成產業集聚、產業升級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招商引資質量,擴大招商引資規模,進一步提升園區發展水平。
制定招商中介人獎勵政策,運用“以商招商”和商協會招商等手段,發揮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作用為園區招商引資。通過“以商招商”和商協會招商成功引進了世通科技、晶盛光電、中泰華瑞等項目30余個。
加強與招商平臺公司合作,與金榮集團簽訂合作協議,開展PBOS合作。新建湘南科創園,2021年3月簽約,歷時不到8個月,已新建了一批標準廠房,建筑面積超8萬平米,并已引進產業項目超8家,預計畝均稅收可超40萬/畝。
與平臺公司聯合組建招商小分隊,建立招商配套機制,制定市場化招商工作實施方案,搭建了行業商會協會招商、專業平臺公司招商、園區跨區域合作招商、招商顧問等多層次招商體系,開展專業化招商。
組建創業投資企業,參股供應鏈金融企業,搭建企業投資平臺,引導市場化投融資集聚。
加強資源要素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國土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郴州經開區積極創新土地利用模式,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規劃統籌,嚴格土地利用標準,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等,多措并舉助力產業新城打造。
建立“土地管理一張圖”和園區低效用地臺賬,針對低效用地、“退二進三”項目開展了相關清查處置工作。2020年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綜合評價獲二等獎,獎勵周轉用地指標100畝。2020年度湖南省省級及以上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檢測統計,獲省級產城融合型開發區第1名。2021年完成“退二進三”土地掛牌2宗,通過鼓勵低效用地再開發,調整廠區平面規劃,擴大廠房規模,消除低效用地2宗。
建立園區產業項目“標準地+承諾制”和“交地交證即開工”工作常態化機制,將土地標準納入土地出讓合同內約定。建立項目供地后的動態巡查機制,加緊巡查,對未按期動工項目及時預警,將閑置土地消除在疑似閑置狀態2021年實現“交地交證即開工”的項目4個。園區閑置土地2020年已全部處置到位,處置率達100%。2021年無新增閑置土地。
實行“一地一策”,加快批而未供土地處置速度。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批而未供土地處置任務。2021年共處置批而未供土地716畝。
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激發干事創業熱情
科學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能達到最佳的激勵效果。郴州經開區科學制定園區人事薪酬管理制度,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讓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充分激發干事創業人員的熱情。
打破園區選人用人身份壁壘,實行全員競爭上崗制。全市范圍內擇優選配4名班子成員,中層正職8個崗位、中層副職20個崗位全體起立、擇優選配,其中經濟合作局正職崗位面向全市選配,中層副職以下工作人員實行雙向選擇,同時制定中層副職崗位后備干部推薦方案,加強人才儲備及培養力度。專業人員采用市場化選人用人,對外公開招聘7人。通過競聘及市場化選人方式,做到人崗匹配,領導干部隊伍更加年輕化、專業化,人員干事創業更加富有激情與活力,充分激發園區發展活力。
制定績效考核方案,構建以績效為中心、多元化的分配制度,探索推行市場化薪酬制度和績效工資制度,建立崗位工作績效考評體系,實行基本工資與績效工資“雙軌運行”?冃匠曜裱翱偭亢硕、自主考核、差異化分配”的原則,根據園區年度市排名確定總量,依據個人年度考核結果,實施差異化分配?冃Х峙渫怀鼋洕痪部門,突出承擔重點工作、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員,突出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的導向。進一步激發全區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干事創業積極性,真正做到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